我国制扇的历史十分悠久,商代即已出现以长尾雉鸡羽毛制成的羽毛扇。汉代,宫廷流行绢扇,又称“宫扇”。东晋时期,葵扇开始流行。南宋时期,都城杭州成为折扇中心,折扇古称“折叠扇”,又称“撒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撒开后扇面成半规(圆)形,聚头聚尾,故又称“聚头扇”。明代永乐年间,苏州成为折扇中心,出现了李昭、马勋等闻名海内的制扇名家。
我国扇类产品主要产于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地,有纸折扇、檀香扇、羽毛扇(浙江湖州)、绢扇、麦秸编结扇(浙江浦江)、象牙扇、竹篾扇、葵扇(广东新会)、孔雀翠羽舞蹈扇等多个品种。其中折扇的扇骨以棕竹、湘妃竹、乌木为上,有的饰以竹刻;扇面以桑皮纸等裱糊而成,著名书画家题诗作画于其上,有小品胜于大品之说。有的折扇还配有刺绣扇套。杭州王星记扇庄以制作黑纸扇而闻名,扇面涂刷柿漆,雨淋不透,日晒不翘,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美称,其制作技艺世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杭州雅扇自古闻名海内,南宋时期,今杭州清泰街与河坊街之间集中了许多杭扇制作工场,彼此相连,长达二里,此处因而得名“扇子巷”。清代光绪元年(1875),王星斋在杭州扇子巷创建王星记扇庄,凭借精良的做工和独特的工艺在众多店家中脱颖而出,经过不断发展,王星记扇终于成为杭扇的代表。
百多年来,王星记扇业艺人继承并发扬传统,汇集历代制扇艺人的智慧,发展了杭扇制作技艺,目前王星记杭扇的扇品已达十五大类四百余种三千多个花色,远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王星记扇制作工艺复杂精细,装饰更是十分考究,它与书画、雕刻、镶嵌、剪贴等技艺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扇子的艺术品位。王星记扇以黑纸扇、檀香扇最为典型,在国内外屡获奖项,向为世人所称道。
早在清代,黑纸扇即作为杭州特产进贡宫廷,有“贡扇”之称。历代众多书画名家都曾在王星记的扇面上留下杰作,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财富。近年来,王星记扇常被用作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且为各地博物馆所收藏,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王星记制扇技艺为中国扇文化的传衍作出了积极贡献,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8年,制扇技艺(王星记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一篇:富阳竹纸制作技艺 - 国家级非遗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杭州传统名特产《杭白菊》
夏季杭白菊作保健饮料,用开水冲泡后,其色泽天然,汁水清香,味甘爽口,花形完美,堪称“四绝”,具有降温、消暑、利尿和益神的作用。杭白菊还是“浙八味”之一。据医学专家......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是三评西湖十景之四,位于杭州,全天开放,是国家级AAAA风景区,著名景点包括风波亭,马可波罗纪念像,李泌引水纪念标等,在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
杭州名菜馆《乾隆舫》
乾隆舫坐落在素有“十里银湖墅”美誉的古运河最繁华的中心节点,以200年前乾隆皇帝下江南为背景而建造,是目前我国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画舫式餐厅。从建筑造型到内部陈设均模仿......
芦茨村风景美图
芦茨村位于富春江畔,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南龙门湾景区旁,与严子陵钓台遥遥相对,距桐庐县城仅15公里,毗邻320国道和杭千高速,20省道纵贯全境。芦茨村境内山清水秀、层林叠峦、野趣横生、景色迷人,拥有江南龙...
小隐园
小隐园位于杭州花圃内。始建于宋代,初名适安园。据史料记载,南宋内廷曾有一位菊夫人,歌舞为仙韶院之冠,在宫中号菊部头。既而称疾告归,被宦官陈源聘于适安园。后又被招入......
红烧羊肉
临平一带是全国湖羊主产区之一,临平红烧羊肉更是久享盛誉,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临平的红烧羊肉选料十分讲究,大多会选择40至50公斤的优质湖羊为食材,与葱、大蒜、姜、桂皮、花椒、冰糖以及各家秘不外透的私...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
浴鹄湾
文献记载,赤山水曲为浴鹄湾。2003年整治修复的浴鹄湾景区,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湖面聚散开合,岸线曲折有致,经濬源桥及花港公园内水港与......
通玄观造像 - 百工竞巧
通玄观是南宋临安府有名的道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如今唯存壁间造像。自西向东,共有四龛六尊,是杭州乃至江南地区唯一留存的宋代道教造像。......
太庙遗址 - 皇城遗风
太庙为南宋皇家的宗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四年,有大殿七楹十三室。此后各朝都有扩建,供奉从太祖起共十四位宋朝皇帝神位。现在保留下来的遗迹主要有东围墙、东门址和大型建筑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