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帮菜隶属中国八大菜系的浙菜,以“清爽别致”闻名,尤其注重一个“鲜”字。由于生活在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杭城人口味偏清淡。因此,杭帮菜更注重选料时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烹饪时轻油轻调料。杭帮菜虽清淡,却绝不是寡淡无味,而是鲜咸合一,捎带甜味。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盛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且有“闻香下马”的典故。
小贴士
1、如果到热门餐厅请注意避开高峰时段,比如11:00吃午餐,16:30吃下午茶、晚餐,这样能节约大量宝贵的排队时间。
2、一般大规模的酒店都在低楼层有餐厅,不单菜式不错,同时一般对本酒店客人还有打折优惠,算下来就比较划算。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宾馆是不带早餐的,所以自己最好备点干粮。
3、景区食物和饮料价格偏贵,最好自己带水。如果是在西湖湖滨路附近,可以找垂直于西湖的小巷子,里面的价格比西湖边便宜一半。
4、想要在杭州品尝土菜或农家菜的游客可以说是既享口福又饱眼福,农家菜馆大多位于西湖风景区梅家坞、龙井、三台山及毛家埠一带。每逢节假日上述地方都会迎来大批的市民及游客,游戏和美食轻松兼得。
5、杭州夜宵散布在大街小巷,竞舟路、高银街是吃夜宵的不错选择。胜利河美食街和浙江工业大学西面的河东路是近来杭州人气比较旺的美食街,这里也是吃夜宵的好去处。望江路上有许多夜宵海鲜大排档,另外位于城东的双菱路也有多家24小时餐饮店。
特色美食
西湖醋鱼
说到杭帮菜,就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西湖醋鱼。最传统的做法是将草鱼饿养一两天以去除泥土味儿,烹饪时需严格控制火候,仅耗三四分钟便将鱼烧制得恰到好处,最后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即可。吃起来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惯这个口味。此外,如果无法忍受草鱼的土腥味,也可以选择笋壳鱼、鳜鱼等鱼类。
西湖 醋鱼 (West Lake Fish in Vinegar Gravy),别名为叔嫂传珍,宋嫂鱼,是浙江杭州饭店的一道传统地方风味名菜。 西湖 醋鱼 通常选用草鱼作为原料,烹制而成。烧好后,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
小贴士
典故:相传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二人,因不愿为官而隐居打渔为生。当地有一恶霸,名赵大官人,见宋嫂年轻美貌便害死宋兄,欲霸占宋嫂。叔嫂同去衙门告状喊冤,却反遭毒打。无奈,弟弟只能远逃他乡。送别时,嫂嫂用糖、醋烧了一碗鱼,并说:“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出头之日,勿忘今日辛酸。”后来,弟弟功名而归,惩办了恶棍,却一直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知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在这里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菜,也同传说一样在民间流传开来,这便是今日的“西湖醋鱼”。
东坡肉
东坡肉可是杭州美食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角儿,这道与大诗人苏东坡有着紧密联系的美味深受众人喜爱。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肥瘦参半,色泽红亮而带有酒香。入口肥而不腻,酥烂如豆腐而不碎,味道香糯而不腻口。
1956年评出的36道杭州名菜中, 东坡 肉 在列。关于 东坡 肉 有着很感人的传说:宋元年间,苏 东坡 出任杭州做地方官,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灌田,造福人民。......
小贴士
典故:宋元年间,苏东坡下令疏浚西湖,使西湖出现了新的面貌。百姓们早就听说这位太守喜食肉,便在春节期间,纷纷抬着猪肉和酒给他拜年。苏东坡是一位很懂饮食艺术的人,于是他指点家人将肉块烹饪得红酥酥的,回赠给疏浚西湖的百姓,这便是“东坡肉”的由来。
龙井虾仁
龙井是西湖的名茶,以龙井茶烹饪的龙井虾仁更是杭帮菜中的一绝。鲜活的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看起来色泽雅丽,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
“ 龙井 虾仁 ”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 龙井 新茶烹制, 虾仁 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是一道杭州传统风味突出的名菜。有流传这这一说法:苏东坡......
小贴士
典故: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在游览西湖龙井时,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便将这茶带回行宫。而后,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加入此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的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
宋嫂鱼羹
宋嫂鱼羹是一道从南宋流传至今的美味。将鳜鱼或鲈鱼蒸熟后,取肉拨碎,添加烩制的羹菜即成。吃起来带点儿酸味,鱼肉非常鲜嫩,不费牙口,所以特别适合年纪大的人品尝。
宋嫂鱼 羹 是一道从南宋流传至今的美味。将鳜鱼或鲈鱼蒸熟后,取肉拨碎,添加烩制的羹菜即成。吃起来带点儿酸味,鱼肉非常鲜嫩,不费牙口,所以特别适合年纪大的人品尝。......
小贴士
典故:“宋嫂鱼羹”是传自南宋的一款名菜,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据史书记载,宋高宗赵构御舟闲游西湖,宣唤在湖中做买卖的人,各加赐予。其中,有位名为宋五嫂的妇人,以制作鱼羹而出名。高宗随即品尝了她的鱼羹,大加赞赏。自此,成了驰誉京城临安的名肴。
西湖莼菜汤
游览了西湖,也不要错过这道神似西湖的美味。这道菜原本叫“鸡火莼菜汤”,莼菜翠绿,鸡白火红。而如今的西湖莼菜汤少见红色,以莼菜居多,一片片莼菜漂在清汤里,仿佛西湖里一片片荷叶。喝起来味醇清香,莼菜滑溜溜的口感也非常独特。
莼菜是一种珍贵的水生植物,据说只有太湖、湘湖和西湖才生长,尤以西湖“三潭印月”附近出产的为最佳。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每到杭州都必以莼菜调羹进餐。
西湖 的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莼菜不仅味道清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
小贴士
典故:关于莼菜,还有一个“莼鲈之思”的故事。相传晋朝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因为莼菜汤有着深厚纯挚的思国、思乡的寓意,近年来,一些久居国外归来的侨胞来杭时,常乐意点食这道名菜。
知味小笼
杭州知味观的风味小吃。烹调时,选用发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鲜肉,或鲜肉拌虾仁,或鸡肉拌火腿末作馅,在馅料中加入特肉皮冻,包好后放入特制小蒸笼用急火蒸制而成,分别称为鲜肉小笼、虾肉小笼、鸡火小笼。这些包子汁多香鲜,皮薄滑韧,但口味各异。
杭州 知味 观的风味小吃。烹调时,选用发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鲜肉,或鲜肉拌虾仁,或鸡肉拌火腿末作馅,在馅料中加入特肉皮冻,包好后放入特制小蒸笼用急火蒸制而成,分别称为鲜......
片儿川
杭州人有句俗话:“到杭州不吃片儿川,等于没到过杭州。”片儿川是杭州非常著名的一种汤面,据说最早是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它之所以成为杭州人最喜爱的小吃之一,是因为它将“咸仙”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南方人吃面重在浇头,片儿川也不例外。由雪菜、笋片、肉丝烹制而成的浇头,特色就在于雪菜和笋片的鲜美,食客吃后回味无穷。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来上一份,请务必记得尝试一下。此外还有一种没有汤的拌川,也可以尝试一下。
片儿 川 面是杭州奎元馆的名点,也是杭州的传统风味小吃。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片组成,鲜美可口。已有百余年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其特色在于倒笃菜和笋......
虾爆鳝面
虾爆鳝面为杭州奎元馆传统名食。虾爆鳝面烹调时,选用粗壮的鲜活黄鳝,斩头截尾剔骨后切成鳝片,用素油爆、荤油炒、麻油浇,直至鳝片黄脆。取鲜活大河虾洗净加蛋清上浆清炒至白嫩。精制面条下锅烧后,不粘不糊,用原汁煮面,使面条吸入鳝鱼的香味,汁浓面鲜。
虾爆 鳝面 为杭州奎元馆传统名食。 虾爆 鳝面 烹调时,选用粗壮的鲜活黄鳝,斩头截尾剔骨后切成鳝片,用素油爆、荤油炒、麻油浇,直至鳝片黄脆。取鲜活大河虾洗净加蛋清上浆清炒至......
上一篇:《满江红大酒店》
下一篇:来杭州旅游你不能错过的美食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赵公堤
赵公堤又名小新堤。南宋淳祐二年(1242),临安知府赵与 (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知临安达十一年之久,颇有政绩)自苏堤东浦桥畔至曲院......
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杭州民间故事传说《华家池》
早先,杭州庆春门外是一片荒芜的官地。那时,当朝的华太师,派了他的管家臭鼻头来到杭州,叫他骑马绕着荒地跑了一圈,绕在这圈子里面的一大片荒地,就都算是华家的了。于是华......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美图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市青山镇,距杭州38公里,为大型人工湖,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积天目之水形成的青山湖像一块碧玉镶在群山苍翠之中,北湖更有100万平方米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是20世纪60年代从...
童氏宗祠
大洋镇地处建德东南部,是建德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建德党史的摇篮、浙西地区重要的红色革命发祥地之一。......
景行古桥
景行古桥又名“金行桥”,原杨公堤六桥之一,始建于明代,现桥为清代重建,是杨公堤诸桥中唯一尚存的古桥。该桥系单孔石拱桥,长约6米,宽2.5米,东侧桥眉石镌刻“金行桥”三字......
西溪湿地非诚勿扰拍摄点风景美图
......
杭州卷鸡
所谓的“卷鸡”并不是真正的卷鸡,而是用笋干撕成丝,用腐皮包卷,再切成“卷鸡”段。杭州卷鸡非常讲究做法,先用旺火热油炸至金黄色捞出。锅内留油少许,将笋片、香菇片略......
钱塘区河庄街道江东村 - 未来乡村
以“智慧漫居 田城江东”为主题,推进文明实践站、直河滨溪景观带、美丽江东印象区、沙地风情体验区、智慧文化创客区及田园观光休闲区建设,带动了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千岛湖绿道
千岛湖,素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称。无论乘船在岛屿间穿行,还是享受湖畔吹风的风情,或是去周边探访古村落,还是骑自行车沿湖兜风,千岛湖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满足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