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院

2024-06-19 21:43

地址: 杭州市余杭区美丽洲路1号
门票参考:免费
开放时间:09:00-16:30;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二-周日,节假日)08:00-12: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
旅游景区级别:4A

良渚博物院简介


良渚博物院其前身是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实行网络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博物院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常规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
 
良渚博物馆建筑,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点缀美人靠等建筑小品。
 
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展览设计理念是:雍容华贵、高雅亲和。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平民化博物馆。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展厅中,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另外在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中分隔出前厅和尾厅,作为导引和结束。
 

良渚博物院建筑布局

前厅
 
 
前厅

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将杭州的建城史提前了三千年,因此,前厅的立意:站在杭州看良渚,采取立体接平面的展览形式,突显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等重要遗址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现代杭州的时空关系。
 
第一展厅
 
第一展厅

该展厅以“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地圣”为传播主题。展现从1936年发现良渚遗址,1959年命名良渚文化,到2007年确立良渚文明约七十年间,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创新和研究创新的历程。目的是引领大家切身感受考古学家认识良渚遗址、命名良渚文化、确立良渚文明的考古历程。
 
这里是惊世王陵发掘场景,采用大型墓葬背景画、视频解读、考古发掘现场复原、考古资料和工具的实物展示组合而成的方式,全方位解读反山墓地的王陵气势和至尊地位。
 
良渚文化的前身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分布在太湖周围,成为长江下游最著名的考古文化区域。
 
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
活灵活现的良渚先民劳作场景、实地揭取得良渚古城墙剖面、反映莫角山营建的大型油画……,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复原和再现良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灿烂与辉煌。
 
良渚时期的农业生产率比崧泽、马家浜时期有很大提高 ,使用犁耕,也暗示良渚时期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除了水稻,良渚人还以家畜饲养为主,渔猎活动为辅获取肉食资源。
 
农业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以制陶业、玉石业、木作业为代表的各种专门手工业者。劳动分工的复杂化,分化出脑力劳动阶层与体力劳动阶层,成为良渚文明形成的重要前提。
 
莫角山宫殿营建工程的大型油画。油画高6.6米,长35米,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着力展现良渚先民营建莫角山工程的宏伟场景。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

本展厅的陈列设计以器物和重要遗迹为核心,实际上是良渚博物院收藏的遗存精华所在,重点是以琮、璧、钺等大量良渚时期的精品玉器为核心,充分彰显以玉为特征的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时期或同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尾厅
 
 
尾厅

五千年前的良渚繁华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一方古国与一代都城却都长埋于地下。考古学家们求索七十寒暑,带领我们穿越时间隧道,欣赏了祖先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感叹之际,我们仍有太多的谜团需要破解;游览之余,我们的保护行动依旧任重而道远。
 
这里是“骑乘飞鸟,遨游良渚遗址”互动项目,我们可以驾坐在飞鸟上,从良渚庙前遗址的村落一路飞行到良渚莫角山都城,领略5000年前良渚古国的人情风貌。

良渚博物院馆藏文物

瑶山M7:34玉琮:高4.4、射径7.5、孔径6.4厘米 。
 
有大块的红褐色瑕斑。中空矮柱状体,内孔壁略弧凸,外表呈弧边方形。4个角的凸块以转角为中轴,琢刻神兽纹。每个凸面仅刻一组纹饰。顶端饰2组弦纹带,象征羽冠,眼眶凸起呈椭圆形,两眼间有扇面形的额,鼻扁宽并前突。图纹左右下角均刻弧线,意为脸庞。
 
瑶山玉牌饰
 
瑶山玉牌饰

瑶山M7:55玉牌饰:宽7、高3.9、厚0.42厘米。
 
器形平面略呈三角形,底端尖弧。整器采用透雕和阴线刻技法,为神兽纹。两角各对钻1个圆孔为眼,眼两侧以线切割法锼扩成弧边三角形的镂孔,组成眼眶及眼睑,边周再用阴刻线勾勒。两眼之间的额头有不规则的长条形镂孔,鼻孔为阴刻的卷云纹。鼻下端弧边十字镂孔,似是嘴。眼眶以下的两侧各有1个锯齿状突起,颇似蛙爪,十字镂孔及其两侧的形态更似蛙的后腿,整器又如变形的伏蛙。
 
瑶山三叉形器
 
瑶山三叉形器

瑶山M7:26玉三叉形器:高4.8、宽8.5、厚0.8厘米 。
 
有黄色瑕斑。左右两叉平齐,中叉较低,且有竖向直孔一个。一面刻纹,另一面面光素。左右两叉均刻侧面相向的神人头像,神人头戴羽冠,方形脸庞,单圈眼,嘴内阴线刻上下两排整齐的牙齿。中叉上端饰五组直向羽状纹,表示羽冠,以此象征正面神人像;下端阴线刻兽面纹,有象征性的圆眼、狮鼻和獠牙。是神人和兽面的另一种组合形式。
 
瑶山玉匙
 
瑶山玉匙

瑶山玉匙:宽1.84-3.52、厚0.47厘米。
 
白玉,仅残存柄部和勺部边缘。器扁平,侧视微凹弧。柄端略呈梯形,上有椭圆形穿孔,凹面阴刻神兽纹。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围绕穿孔阴刻卷云纹。上部图纹残损,可见1个椭圆形眼,另一眼残。其间为卷云纹组成的鼻,鼻梁竖直,鼻翼阔。横扁嘴,嘴内伸出4枚獠牙,其中内侧2枚朝上,外侧2枚冲下,内侧2枚之间还有1枚冲下的尖牙。
 
瑶山珠串
 
瑶山珠串
瑶山M7:136珠串:由170件单件珠组成。有灰、褐色瑕斑。腰鼓形,大小不一。
 
瑶山玉匕形器
 
瑶山玉匕形器

瑶山玉匕形器:器宽2.55-3.15、厚0.5-0.63厘米。
 
白玉,断成三截,一端残,部分边缘有破损。整体为扁宽条形,侧视呈弯弧状,柄端有一扁圆形穿孔。柄端内凹面琢刻方框,内刻卷云纹。凸面近器端钻扁圆形孔。器端一侧琢刻凹缺,形似冠形器顶端凹缺之一半。

良渚博物院风景美图

良渚 博物院位于余杭区 良渚 镇, 良渚 和周边的遗址出土了大量四五千年前的精美玉器。在 良渚 博物院不仅可以一睹它们的真容,还能通过各种互动体验了解 良渚 文化的前世今生,带小朋友来寓教......

良渚博物院所获荣誉

1996年浙江省文明博物院。
1998年余杭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青年文明号。
2000年余杭区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青年文明号。
2005年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展示创意奖、浙江省杰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文物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全国青年文明号。
2007年杭州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余杭十佳风景旅游景点、余杭区关心支持少先队员工作先进集体。
 

良渚博物院旅游交通

乘372路、389路至良渚博物院站;乘b支8路至良渚博物院正门站下车即是。
地铁:地铁2号线至良渚站,再换乘430路/386M路/372路至良渚博物院站。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 世界遗产

良渚 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之间,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天目山东端山前河网平原,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的重要代表。作为 良渚 文化的权力与信......

良渚文化村

在这个村庄里什么都自给自足。有美丽洲教堂,有一所由日本津岛晓生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全木质结构教堂,有诉说着5000多年前中国文明的曙光的升起的 良渚 博物馆。还有幼儿园、风情街、森林......


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位于余杭区良渚镇,良渚和周边的遗址出土了大量四五千年前的精美玉器。在良渚博物院不仅可以一睹它们的真容,还能通过各种互动体验了解良渚文化的前世今生,带小朋友来寓教于乐也不错。
 
博物馆概况:
 
博物院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由英国设计师操刀设计,是座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灵感的当代建筑。博物院内部共有发现求真、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三个展厅,其间穿插着三个天井式的露天庭院,以良渚文化的代表元素为装饰。穿梭在这个建筑空间内已然是一种享受。
 
 
各展厅看点:
 
走过前厅“站在杭州看良渚”,来到第一展厅“发现求真”。这里用蜡像复原了当年考古工作者发现良渚的场景,可以感知到良渚文化逐渐为人所知的过程。第一展厅最后还有一个体验教室,有考古小知识图解、案例和一些互动游戏。走出第一展厅便是玉璧庭院,玉璧造型的装饰在水中显得很有诗意,四周的美人靠可供小憩。玉璧庭院也是博物院出镜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第二展厅用现代的手段复原了一座“良渚古国”,在这里你能感受良渚文化中农业、制陶、制玉等生活细节,还有大型油画、沙盘模型、古城墙剖面等形式还原的营建莫角山时的场景。你能看到墙上大屏幕上不停有落雨的光滴,耳畔还有雷声阵阵,很有现场感,仿佛穿越回五千年前辉煌的良渚国。展厅的一角也有电子屏可以玩类似搭房子、陶器拼接等互动体验,让游客感受考古有趣的一面。
 
第三展厅是整个博物院馆藏的精华所在,在这里你能看到玉琮、玉璧、玉钺等不少良渚文化的精品。这些藏品的外观可能算不上抢眼,但它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可以对良渚文化,或者玉器的礼制有个大致的了解。除了仔细欣赏玉器上细致繁复的花纹,不妨也跟着展牌上的介绍了解一下不同形制的玉器的意义和地位。
 
博物院外的美丽洲是一大片公园,周末草地上常有游人搭起帐篷野餐。在博物院看完文物,有时间还可以去附近的良渚文化村逛逛,再到良渚食街吃一顿物美价廉的午餐。
 
 
特色推荐
 
博物馆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建筑非常简洁,突破了具象形态的束缚,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除了学习良渚历史的同时,这里很适合
 
良渚博物院
 
实用tips
 
1前台拿一本小册子先大致了解一下内容,总共三个展厅,按序参观即可。现场还有自助讲解器可以租,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租一个,慢慢听,慢慢了解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起点
2里面有个礼品店,粗粗看了一遍,周边做的不错,但个人感觉价格偏贵(比如一对热水瓶880rmb),礼品店里还有咖啡等饮品提供,可以小坐一会儿~
3建议去良渚博物馆(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之前,先补习一下《国家宝藏》中关于良渚的那一集,周冬雨化作良渚祭司守护华夏文明圣地,为大家讲述国宝玉琮王的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

 

良渚博物院所获荣誉

 
1996年浙江省文明博物院。
1998年余杭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青年文明号。
2000年余杭区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青年文明号。
2005年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展示创意奖、浙江省杰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文物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全国青年文明号。
2007年杭州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余杭十佳风景旅游景点、余杭区关心支持少先队员工作先进集体。

上一篇:良渚文化村

下一篇:美丽洲公园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赵公堤

赵公堤

赵公堤又名小新堤。南宋淳祐二年(1242),临安知府赵与 (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知临安达十一年之久,颇有政绩)自苏堤东浦桥畔至曲院......

[杭州景点] - 2020-07-07 12:42:08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美图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美图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市青山镇,距杭州38公里,为大型人工湖,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积天目之水形成的青山湖像一块碧玉镶在群山苍翠之中,北湖更有100万平方米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是20世纪60年代从...

[杭州美图] - 2022-02-03 18:59:27
文澜阁

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杭州景点] - 2020-07-13 20:59:33
杭州民间故事传说《华家池》

杭州民间故事传说《华家池》

早先,杭州庆春门外是一片荒芜的官地。那时,当朝的华太师,派了他的管家臭鼻头来到杭州,叫他骑马绕着荒地跑了一圈,绕在这圈子里面的一大片荒地,就都算是华家的了。于是华......

[杭州指南] - 2024-05-28 21:30:45
钱塘区河庄街道江东村 - 未来乡村

钱塘区河庄街道江东村 - 未来乡村

以“智慧漫居 田城江东”为主题,推进文明实践站、直河滨溪景观带、美丽江东印象区、沙地风情体验区、智慧文化创客区及田园观光休闲区建设,带动了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杭州景点] - 2023-04-07 21:12:54
千岛湖绿道

千岛湖绿道

千岛湖,素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称。无论乘船在岛屿间穿行,还是享受湖畔吹风的风情,或是去周边探访古村落,还是骑自行车沿湖兜风,千岛湖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满足和体验。......

[杭州景点] - 2024-12-26 20:15:10
杭州卷鸡

杭州卷鸡

所谓的“卷鸡”并不是真正的卷鸡,而是用笋干撕成丝,用腐皮包卷,再切成“卷鸡”段。杭州卷鸡非常讲究做法,先用旺火热油炸至金黄色捞出。锅内留油少许,将笋片、香菇片略......

[杭州美食] - 2024-06-17 18:06:21
童氏宗祠

童氏宗祠

大洋镇地处建德东南部,是建德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建德党史的摇篮、浙西地区重要的红色革命发祥地之一。......

[杭州景点] - 2025-01-06 22:39:03
景行古桥

景行古桥

景行古桥又名“金行桥”,原杨公堤六桥之一,始建于明代,现桥为清代重建,是杨公堤诸桥中唯一尚存的古桥。该桥系单孔石拱桥,长约6米,宽2.5米,东侧桥眉石镌刻“金行桥”三字......

[杭州景点] - 2020-07-07 1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