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艺术是从中国传统印章技艺发展而来的,在古代是用来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的权力、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印章,属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印章在社会上已被大量使用。中国古代印章所使用的材质以金属为主,工艺分铸造和镌刻二种。
公元13世纪开始,文人艺术家开始使用石材来镌刻印章,他们在创作中使用各种运刀技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涌现出了“皖派”、“浙派”等众多的艺术流派。艺术家创作的印章作品被称为篆刻。从那时起,篆刻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篆刻家,比如文彭、丁敬、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等。
篆刻艺术以镌刻石材为主要对象,以中国古老的文字字体——篆书作为表现形式,以专有的篆刻刀作为工具。用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整体布局的合理构思以及用刀方法的娴熟多变组成篆刻创作的基本技法。通过这些技法实施去表达篆刻艺术特有的既抽象又神奇的构成之美。
篆刻创作要在十分窄小的印材上进行,刻制的形式和风格也是多样的,有白文和朱文,有工细派和豪放派。因此,需要创作者具有深厚的艺术学养和精湛的技艺。表情达意,抒发自我,灵活多变。人称“篆刻艺术”,是在“方寸之间表现大千世界”。
中国篆刻艺术所使用的石材主要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取材于天然的石料,加之在其上精心雕琢的钮饰,因此篆刻艺术是天然石材之美、钮饰雕刻之美和篆刻艺术之美的“三美合一”。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成为收藏家和国家文博机构热衷收藏的对象和流通于社会的贵重礼物。
篆刻作品有着独立的艺术性,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实用性。篆刻作品当中有着多种类型的印章:姓名章、年号章、吉语章、鉴藏章、诗词隽语章等。这些印章既有着艺术的属性,同时又具有着各自的实用功能。书画作品上的姓名章,其本身既是艺术作品又是在书画作品上不可缺少的款识。
篆刻艺术除了艺术表象以外,还具有许多社会功能。印章作为“诚信”的象征,这一功能一直流传至今;修身养性,以求印章的精进。这些都是印章积极而又独特的价值取向。随着华人的迁徙及中华文化的传播而流布于使用汉字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钱唐记 - 文化典籍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杭州卷鸡
所谓的“卷鸡”并不是真正的卷鸡,而是用笋干撕成丝,用腐皮包卷,再切成“卷鸡”段。杭州卷鸡非常讲究做法,先用旺火热油炸至金黄色捞出。锅内留油少许,将笋片、香菇片略......
赵公堤
赵公堤又名小新堤。南宋淳祐二年(1242),临安知府赵与 (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知临安达十一年之久,颇有政绩)自苏堤东浦桥畔至曲院......
钱塘区河庄街道江东村 - 未来乡村
以“智慧漫居 田城江东”为主题,推进文明实践站、直河滨溪景观带、美丽江东印象区、沙地风情体验区、智慧文化创客区及田园观光休闲区建设,带动了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美图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市青山镇,距杭州38公里,为大型人工湖,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积天目之水形成的青山湖像一块碧玉镶在群山苍翠之中,北湖更有100万平方米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是20世纪60年代从...
杭州民间故事传说《华家池》
早先,杭州庆春门外是一片荒芜的官地。那时,当朝的华太师,派了他的管家臭鼻头来到杭州,叫他骑马绕着荒地跑了一圈,绕在这圈子里面的一大片荒地,就都算是华家的了。于是华......
千岛湖绿道
千岛湖,素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称。无论乘船在岛屿间穿行,还是享受湖畔吹风的风情,或是去周边探访古村落,还是骑自行车沿湖兜风,千岛湖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满足和体验。......
景行古桥
景行古桥又名“金行桥”,原杨公堤六桥之一,始建于明代,现桥为清代重建,是杨公堤诸桥中唯一尚存的古桥。该桥系单孔石拱桥,长约6米,宽2.5米,东侧桥眉石镌刻“金行桥”三字......
童氏宗祠
大洋镇地处建德东南部,是建德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建德党史的摇篮、浙西地区重要的红色革命发祥地之一。......
西溪湿地非诚勿扰拍摄点风景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