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水印技艺是流传于杭州民间,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以木材为版、以水溶性材料为颜料的中国特有的字画复制工艺。
明末胡正言创办的“十竹斋”,作品《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采用“饾版”、“拱花”等技艺的套色叠印技术,被海内外学者、专家视为 “神技”。杭州现代的套色水印木刻就是在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20世纪初,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鲁迅、郑振铎等人率先提出保护“十竹斋木版水印”的技艺。50年代初,十竹斋木版水印引起了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院)版画系主任张漾兮的关注,嗣后,张玉忠、夏子颐、张根源、陈品超重新翻刻了《十竹斋印谱》、任伯年《探梅图》、潘天寿《雁荡山花》等大师作品,其水印达到了“下真迹一等”的美誉。
木版水印技艺制作工艺独特,需对原作进行读解、并依据读解进行分版;再将不同版次的图形描摹于燕皮纸上,再将纸反贴于木板表面,由刻版工匠依照文字或图像雕刻成左右反转的凸形。印刷时先在印版表面刷墨,再将纸张覆于印版,用干净刷均匀施压,揭起纸张后,印版上的图文就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完成一次印刷。
木版水印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法独到,刻工精巧,影响深远,发展后期与版画结合,丰富了雕版印刷的艺术内涵。这一技艺再生产了大量的仿品,让高雅艺术大众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就业、经济效应等原因,传统的木版水印如今已经面临危机。目前只有“十竹斋”等少数单位还在艰难地坚持着传统的木版水印。近年来,杭州市各级政府对木版水印技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杭州十竹斋艺术馆不断探索研发水印技艺的传承规律,培养了一大批传承人,创造了一大批作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使这项古老的技艺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保护。
上一篇:桐庐剪纸 - 国家级非遗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美图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市青山镇,距杭州38公里,为大型人工湖,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积天目之水形成的青山湖像一块碧玉镶在群山苍翠之中,北湖更有100万平方米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是20世纪60年代从...
赵公堤
赵公堤又名小新堤。南宋淳祐二年(1242),临安知府赵与 (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知临安达十一年之久,颇有政绩)自苏堤东浦桥畔至曲院......
景行古桥
景行古桥又名“金行桥”,原杨公堤六桥之一,始建于明代,现桥为清代重建,是杨公堤诸桥中唯一尚存的古桥。该桥系单孔石拱桥,长约6米,宽2.5米,东侧桥眉石镌刻“金行桥”三字......
钱塘区河庄街道江东村 - 未来乡村
以“智慧漫居 田城江东”为主题,推进文明实践站、直河滨溪景观带、美丽江东印象区、沙地风情体验区、智慧文化创客区及田园观光休闲区建设,带动了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杭州民间故事传说《华家池》
早先,杭州庆春门外是一片荒芜的官地。那时,当朝的华太师,派了他的管家臭鼻头来到杭州,叫他骑马绕着荒地跑了一圈,绕在这圈子里面的一大片荒地,就都算是华家的了。于是华......
杭州卷鸡
所谓的“卷鸡”并不是真正的卷鸡,而是用笋干撕成丝,用腐皮包卷,再切成“卷鸡”段。杭州卷鸡非常讲究做法,先用旺火热油炸至金黄色捞出。锅内留油少许,将笋片、香菇片略......
童氏宗祠
大洋镇地处建德东南部,是建德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建德党史的摇篮、浙西地区重要的红色革命发祥地之一。......
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西溪湿地非诚勿扰拍摄点风景美图
......
千岛湖绿道
千岛湖,素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称。无论乘船在岛屿间穿行,还是享受湖畔吹风的风情,或是去周边探访古村落,还是骑自行车沿湖兜风,千岛湖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满足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