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安江畔17度之美

2025-04-23 17:19

不论酷暑有多热,距离杭州140公里外的建德,却是另一番天地。

这里坐拥着一台超级天然大冰箱——新安江,水温常年维持在14-17度之间,江水和气温产生的巨大温差让江上总是冷雾弥漫,早晚时分更为显著。

弥漫的雾气带着清凉不断从上游涌来,漫上岸,漫进这座城,升腾、变化、消散、聚拢,在两岸青山的映衬下,上演着不停歇的美景变换,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新安迷雾,号称17度奇迹。

了解建德

建德地理

建德地处浙江西南,是三江两湖的上游,上接千岛湖,下连富春江,因此也是浙江省打造三江两湖旅游区域中的重点。

区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山地面积占到建德的近90%。发源自安徽徽州地区的新安江流入浙江淳安境内,由于兴建了新安江水电站,行成了千岛湖,从水电站这里流出一直到梅城镇的这段都属于新安江。

沿途有兰江、寿昌江两条主要支流补入,依靠着千岛湖庞大的库容量,新安江水域的水量非常充足,得益于浙江省对自然保护的重视千岛湖常年保持着1类水况,所以建德境内的新安江水也是常年清爽甘冽,水深4-5米的情况下,依旧清澈见底。

新安江自水电厂大坝这里过来,在今新安江镇——即建德市的市府所在地——拐了个湾,这里还是来自于新安江支流寿昌江的并入口,上游带来的泥沙长期冲击使得这里堆高,日积月累,拐弯处成了一个半岛,这片突出的沙洲以前叫沧滩,后来发展成了新安江镇。

而在下涯这里,新安江又连续拐了两个弯,形成了一个长纺锤状的半岛,称之为黄绕半岛。半岛上散落的村庄、田野,都掩映在这起起落落的薄雾下。自从被摄影爱好者发掘之后,这里早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摄影基地,半岛对岸有山坡是俯瞰黄绕半岛的绝佳之处。

建德江水质清冽,但水中鲜少有鱼,因为基本上所有淡水鱼都无法适应新安江的水温,只在新安江靠近大坝处才有源自于北美地区北部、适合低温淡水中生存的虹鳟鱼养殖场。

建德历史

三国时期,建德是吴国境内所辖之地,孙权封将军孙韵为建德侯,建德建德,是为建功立德之意。千百年来,不曾改变,千年古镇梅城、始建于唐朝的玉泉寺、号称明清建筑博物馆的新叶古村,都是值得一去的历史古迹。

提及建德历史,不得不提新安江水电站。这是中国水电发展事业上里程碑式的工程,是建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值得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

水电站从1957年起开始投入建设,至1965年进入全站并网发电,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这里付出了青春和汗水,而原本的那片半岛上云集了水电站建设者和水库移民,逐渐的发展成了现在的新安江镇。

新安江水电站已经安全运营超过50年了,现在依旧在为华东电网做出贡献,而兴建水电站筑造大坝形成的水库,就是千岛湖。

建德美食

建德人口味与桐庐衢州等地类似,嗜辣,在这里先安利建德特色小吃豆腐包。选用当地老豆腐加点辣椒,看起来塌塌,不饱满不圆润,但是一口咬进去,鲜美四溢。

除此之外,建德人还爱吃炒粉干,爱吃源自千岛湖的鱼头,推荐餐馆:严州府、胖子大排档、码头鱼庄等,适合各色人群。

建德还有种本地产的药酒——五加皮酒,味道比较独特,有驱风祛湿、舒筋活络之功效。

建德景点

紫薯绿道

如今建德市府所在地新安江镇上从罗桐山庄到紫金大桥这里新修了徒步绿道,由于地面使用了紫色的塑胶材料,这段又被称之为紫薯绿道,迅速成为了网红的打卡点。

如果要提这里的历史,不得不提到新安江水电站,这是在中国水电发展事业上里程碑式的工程,是建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大慈岩

建德市区往南20多公里的一处大型岩壁上,有着和中国五岳之一江西恒山悬空寺类似的景观,人们称之为江南悬空寺。

在离地面上百米的高空崖壁上有一拜地藏王菩萨,一半悬于空中一半突入岩体,蔚为可观。

这里溪涧资源异常丰富,大大小小数十条溪涧恣意欢腾,悬空寺后方亦有一水域,清平如镜,寺前还有一株千年银杏,每至深秋金黄一片。

新叶古村

在大慈岩西面6公里处,玉华山脚下,有个始建于南宋时期全国最大叶姓后裔聚居村——新叶村。

早在90年代被发现时就被称之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完整保留了16座明清时期祠堂和200多幢明清民居,最老的距今已经近800年。

村外明代风水塔和清朝文昌阁,是辨识新叶村的标志,村落呈五行九宫,如同迷宫,如果热爱古建筑热爱徽州文化,那么请一定不要遗漏新叶古村。

灵栖洞

在建德西南面的大山深处,藏着一处地下艺术宫殿,江南的喀斯特溶洞景区——灵栖洞。

洞如其名,似有神灵栖息,有上中下3处近2万平米的大型溶洞,由下至上分别是灵泉洞、清风洞、蔼云洞。

灵泉洞以水为特色,进洞需从水路进,小船摇曳进入洞窟便是到了仙境;清风洞,一入洞口就凉风阵阵袭来;蔼云洞在高处,洞里时不时有薄雾缭绕。

三处洞穴内均有大片的石花、石墁、石笋、石柱等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奇观,在灯光映衬下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七里扬帆

新安江水一路往东,在梅城接入支流兰江,这段江面比较开阔,过了梅城不久就迅速收窄,称之为富春江。

这段20多公里的江面夹在两岸丛山峻岭之中,自古被称为为小三峡,众多文人墨客曾船行于此处,留下诸多诗词佳话。沿途还有严子陵钓台、葫芦瀑布、子胥野渡等自然人文景观。

如今这里有从乾潭镇到梅城修建的沿江游步道,行走这里,如同进入了一幅自然山水画卷,移步换景,好不自在。

龙舟漂流

新安江镇有数座大桥横跨江面,比较有特色的是建于61年的白沙大桥和90年代建设的彩虹桥。

在这里坐上龙舟溯江而上,过了彩虹桥江面收窄,犹如进入长江三峡,江面薄雾缭绕,袭上船来,寒气逼人,不由的凉爽了起来。

人在画中,船行画中,两岸青山若隐若现,青翠欲滴,江水之清之凉,是放到全国也是难寻。

建德交通

高铁

自从杭黄高铁开通以后,建德这里终于也拥有了高铁,从杭州、上海、黄山等地到建德都有高铁班次,从杭州到建德仅需59分钟。

建德高铁站距离建德市区大约30多公里,从车站打车去市区大约30分钟,公交1小时左右。

快客

乘坐快客也非常方便,杭州客运西站去建德的班车一天有数十班,路程约2小时。

建德客运中心距离市区打车十来分钟即可。

自驾

自驾去建德建议走杭新景高速,杭州南高速出口到建德出口100多公里,十分方便。

结语

17度的新安江水是充满活力的,是适宜养身的,17还带着中国的意味,读起来是“一起”,一起来旅行,一起来体验这里别样的夏季避暑,建德欢迎您,新安江欢迎您!


上一篇:冬季滑雪、温泉特色玩法攻略

下一篇:绝不能错过的10大温泉胜地攻略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杭州植物园风景美图

杭州植物园风景美图

杭州植物园位于西湖西北,设有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

[杭州美图] - 2022-02-03 19:06:41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是三评西湖十景之四,位于杭州,全天开放,是国家级AAAA风景区,著名景点包括风波亭,马可波罗纪念像,李泌引水纪念标等,在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

[杭州景点] - 2024-05-27 19:58:17
杭州宋城 - 市井百态

杭州宋城 - 市井百态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杭州宋城是一个穿越古今、颠覆想象的景区,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1亿游客。景区内东街、西街、北街、市井街、虹桥、风花巷街衢纵横,一派繁华的宋韵景象,国......

[杭州景点] - 2023-04-25 20:19:49
霉干菜

霉干菜

霉干菜是浙江省绍兴市夹灶乡的传统名菜。夹灶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色泽乌黑,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

[杭州美食] - 2024-06-17 19:38:43
品味地道杭州味道

品味地道杭州味道

杭帮菜隶属中国八大菜系的浙菜,以“清爽别致”闻名,尤其注重一个“鲜”字。由于生活在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杭城人口味偏清淡。因此,杭帮菜更注重选料时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烹......

[杭州美食] - 2022-12-16 20:23:32
黄公望隐居地

黄公望隐居地

黄公望隐居地由黄公望风情小镇、黄公望纪念馆、黄公望结庐处和亚热带植物园等组成,深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黄公望隐居地正利用黄公望森林公园天然资源优势,挖掘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深刻文化内...

[杭州景点] - 2023-12-25 12:54:09
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

莼菜有水葵、露葵、马蹄药、雉尾药、水莲叶等别名,颜色碧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菜,其形看似小小圆圆,大约和1元硬币差不多,滑滑嫩嫩。是西期著名......

[杭州指南] - 2024-06-24 11:05:56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位于建德市梅城镇,该建筑为浙大西迁时期竺可桢校长居住和办公场所。2018年6月,梅城镇启动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修缮工程,修缮后联合浙江大学,......

[杭州景点] - 2025-01-06 21:49:41
杭州历史沿革

杭州历史沿革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石器时代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开始,杭州文化约有8000年的历史。杭州曾先后命名为“禹杭”、“余杭”、“钱唐”、“钱塘”、“临安......

[杭州指南] - 2019-11-30 17:19:27
盖叫天墓

盖叫天墓

1971年1月15日盖叫天因受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其墓址坐落于丁家山麓,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2003年对墓进行了修缮,并对周边......

[杭州景点] - 2020-07-07 12:46:29